Wednesday, March 24, 2010

減肥餐如何吃才對?

為了早日恢復曾經的苗條曲線,你已經不喝碳酸飲料只喝百分百的果汁了,晚餐也只吃青菜沙律,可是身體為甚麼還是像個充了氣的皮球,怎麼看都沒有一點消瘦的跡象?除非是遺傳,否則喝水就胖的體質肯定不關你的事。對照以下這些條條句句,糾正你的錯誤飲食觀念,苗條當然不成問題。

原味酸奶VS果肉酸奶

酸奶一直被女人們奉為瘦身和美容的最佳餐點,豐富的乳酸不僅是重整腸胃消化功能的好幫手,還能為促進體內廢物的代謝助一臂之力,加上愈來愈多的水果口味,很對既貪吃又愛美的女性胃口。

隨果肉酸奶和果味酸奶的層出不窮,原味酸奶逐漸失寵了,但是,大口吞掉那勺草莓果粒酸奶的同時,可能也把大量卡路里吞進了肚子呢!

相關營養學專家曾指出,以牛奶為原料的酸奶,除脂肪和熱量較低外,還擁有豐富的營養成份,但為求口味的多變性和美味,現在市場上的非原味酸奶,大多被加入了過量的糖分與食用色素,熱量也會急劇升高。比如3杯200毫升的水果酸奶,就相當於兩碗米飯的熱量。假如想以喝酸奶的方法減重,最好選擇含有高纖維質並能增加飽腹感的新鮮水果,搭配低脂原味酸奶,才不至於適得其反,愈吃愈胖。

純黑朱古力VS牛奶朱古力

吃朱古力肯定會長胖?當然不是。

對於最嗜好甜食的女性來說,選擇純黑朱古力,比吃其他甜品、喝熱可可要健康得多。台灣曾有一本專門研究朱古力的書中指出,朱古力是一種抗氧化劑,它不僅含有豐富的兒茶素,具有抗癌和防老的作用,對於喜愛甜食的女性,也不足以影響瘦身效果,還能幫助穩定不安情緒,降低暴食的欲望和衝動。

水煮青菜VS青菜沙律

食用新鮮蔬果,確實是飲食控制的有效方案之一。不過假如添加過多佐料,反而容易使人陷入肥胖的陷阱。

撒在生菜沙拉上的碎花生或者核桃仁,內含的豐富脂肪每100古就有400卡,而用來為生菜增添香氣和柔滑味覺的蛋黃醬或者沙拉醬,光是小小一勺,就高達110卡,比同等分量的朱古力還要高出許多。

想以青菜代替主餐中其他食物的女性,直接生食或以熱水燙煮,再搭配少許鹽,瘦身效果會明顯很多。

爆米花VS玉米濃湯

近年來低脂肪低熱量的穀物類粗糧,備受瘦身一族的女人們青睞,擁有較多纖維質的玉米,當然也是減重餐單上的“座上嘉賓”。

玉米裡含有大量的鎂元素,既可以強化腸道的蠕動,又有幫助排出多餘水分的功效,對於水腫型女性是最合適不過的,但是加入大量牛油、調味料烹飪的玉米濃湯,可是瘦身的大敵,熱量和脂肪都不容忽視。而加熱膨脹之後的爆米花,由於體積較大,能很快降低饑餓感,食用後的總熱量也不會超標。

新鮮水果VS果汁

飲用鮮榨果汁,確實能補充人體所需的維他命C等營養成份,但果汁卻不是追求瘦身效果的女性們最好的選擇。

在營養學概論中,果汁永遠也無法代替新鮮水果,就算是剛剛鮮榨的百分百果汁,沒有加入任何色素的添加劑,相對熱量依舊比水果來得高,且榨汁過後,容易讓人不知不覺攝取過量,1杯300毫升的橙汁,甚至需要6個大鮮橙才能榨出。並且,喝果汁無法補充水果裡富含的對人體有益的纖維素,在壓榨和搗碎的程序裡,許多容易被氧化的營養素也流失掉了。新鮮果汁尚是如此,超市裡出售的果汁那就更不必說了。

每天抽出5分鐘,吃兩個以上的新鮮水果,絕對是保持苗條身材的不二選擇。

清湯火鍋VS麻辣火鍋

很多女性興許會感到疑惑,火鍋內的食物並沒有經過煎炒和油炸,幾乎是開水燙煮一下就吃,哪來的高熱量呢?其實,肉類和丸類食物本來就暗藏大量油脂和鹽分,為求湯料鮮美,製作過程中也會加入很多高湯類製品,相對提高了火鍋的總熱量。

而麻辣鍋底一直被女人們誤認為是減肥鍋底,以為大量的辣椒能燃燒熱量,但是對腸胃造成的強烈刺激對瘦身有害無利。而且鍋底熱量比較高,麻辣鍋底更是高達1800多卡,比普通的300多卡的清湯鍋底高了6倍多!(多倫多明報)

星洲互動‧2010.03.24

Sunday, March 21, 2010

大馬人食糖量超標‧衛部推動少糖運動

大馬人食糖量超標‧衛部推動少糖運動

  • 衛生部推動“一茶匙就夠,減少會更好”醒覺運動。(圖:光明日報)

(吉隆坡)大馬成人食糖份量已超標,衛生部推動“一茶匙就夠,減少會更好”醒覺運動,促請民眾少食糖,以保健康。

根據2002及2003年的成人食用糖分報告結果顯示,平均每個成人每天食用7茶匙或51克的糖分,即4茶匙(21克)砂糖,及3茶匙(30克)煉奶,已超出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。大馬飲食指南建議每天食用的糖分不應超過50克。

衛生部部長拿督斯里廖中萊表示,若我們每天飲食中的這7茶匙糖在體內沒有被燃燒,將會轉化為20克的脂肪。一年之後將會積累成7.3公斤的脂肪。可想而知,這對我們的健康會造成多麼不良的影響。

衛生部提醒民眾,注意糖份攝取,食用過量會導致熱量過多,進而造成肥胖和過重。若每天的飲食含有高脂肪,及少運動,將會導致過重或肥胖的問題更嚴重。肥胖及超重會伴隨慢性疾病的發生,如:糖尿病、高血壓及心臟病等。

減食糖分
衛生部有良方

衛生部為民眾提供減少食用糖份的良方,一是食用低糖的食品,如:低糖分的糕點或甜品、以果糖取代糕點及甜品的食用糖、減少攝取糖分的次數與密度、減少在主餐和睡前食用過多糖分、留意食品的製造成份,以及減少食用以白糖為主要成份的食品。

第二個良方是飲用低糖飲料,如:以白開水取代高糖分飲料,如:汽水;每一杯沖泡飲料只下一茶匙的糖或煉奶;在外用餐時,提醒侍應生少放糖;留意包裝或罐裝飲料的標籤,注意飲料裡附加的糖分是否過高;減少食用高糖分飲料的次數及密度;減少在主食及睡前飲用高糖分飲料。

衛生部近年來推行了多項計劃,如:“2010年少糖醒覺運動”、“一茶匙就夠,減少會更好”醒覺運動,主要是提醒及教育民眾減少攝取糖分;有關當局也與酒店、餐飲業業者、廠商等對話,業者們也已同意減少產品的糖份。

政府也已立法確保廠家在食品包裝上張貼“低糖”及“無糖”,及註明糖分的標籤,以確保消費者可以選擇糖分較低的食品。

衛生部指出,“低糖”食品是指100克食品中的含糖量不超過5克,而100毫升的飲料,糖份不超過2.5公;“無糖”食品或飲料須符合每100克或100毫升不超過0.5克糖份。

Saturday, March 13, 2010

身心健康新标准

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身心健康新标准如下:

快食   

快食并非狼吞虎咽,不辨滋味。而是指吃饭不挑食、不偏食,主餐吃时感觉津津有味。如果出现持续性无食欲状态,则意味着胃肠或肝脏可能出了毛病。

快眠

上床后能较快入睡,睡眠舒畅,醒后头脑清醒,精神饱满,睡眠质量好。如睡的时间过多,且睡后感觉乏力不爽,则是心理及生理的病态表现。神经系统兴奋,抑制功能协调,内脏无病理干扰,是快眠的重要保证。

快便

能快速畅快地排泄大小便,且感觉轻松自如,在精神上有一种良好的感觉,便后没有疲劳感,说明胃肠功能好。

快语

说话流利,头脑清楚,思维敏捷,没有词不达意现象,且中气充足,心肺功能正常。

快行

行动自如、协调,迈步轻松、有力,转体敏捷,反应快速,动作流畅,证明躯体和四肢状况良好,精力充沛旺盛。因诸多疾病导致身体衰弱,均先从下肢开始,人患有内脏疾病时,下肢常有沉重感;心情焦虑,精神抑郁,则往往感觉四肢乏力,步履沉重。

良好的个性

性格柔和,言行举止得到公众认可,能够很好地适应不同环境,没有经常性的压抑感和冲动感。目标坚定,意志持衡,感情丰富,热爱生活和人生,乐观豁达,胸襟坦荡。能以良好的处世态度看问题,办事情都能以现实为基础。与人交往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。不管人际风云如何变幻,都能始终保持稳定、永久的适应性。

良好的人际关系

言谈举止恰到好处,与人相处自然融洽,不孤芳自赏寂寞独处,具有交际广、知心朋友多的特点。众人都乐于向他倾诉心中的喜与乐。

什么是心理健康

  健康是人类生存极为重要的内容,它对于人类的发展,社会的变革,文化的更新,生活方式的改变,有着决定性的作用。那么,一个人怎样才算健康呢?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规定: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,而且应当重视心理健康,只有身心健康、体魄健全,才是完整的健康。可见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。

心理健康就是指一个人的生理、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,其特征如下:

智力正常

人的智力分为超常、正常和低常三个等级。正常智力水平,是人们生活、学习、工作、劳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。

情绪稳定与愉快

情绪稳定与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,它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,意味着机体功能的协调。如果一个人经常愁眉苦脸,灰心绝望,喜怒无常,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。

行为协调统一

一个心理健康的人,其行为受意识支配,思想与行为是统一协调的,并有自我控制能力。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相互矛盾,注意力不集中,思想混乱,治疗支离破碎,做事杂乱无章,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。

良好的人际关系

人生活在社会中,就要善于与人友好相处,助人为乐,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。人的交往活动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态,人与人之间正常的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,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。

良好的适应能力

人生活在纷繁复杂、变化多端的大千世界里,一生中会遇到多种环境及变化,因此,一个人应当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,无论现实环境有什么样的变化,都将能够适应,这也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。

以上是心理健康的主要特征,但是心理健康并非是超人的非凡状态,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不一定在每一个方面都有表现,只要在生活实践中,能够正确认识自我,自觉控制自己,正确对待外界影响,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,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。

Thursday, February 25, 2010

瘦人为什么吃不胖

  主要原因

  胖的人主要是代谢率比较低,吸收的营养及能量代谢不出去,转变成脂肪储存起来,所以并不是胖人少吃就会瘦,代谢率上不来是不会瘦的。瘦人有的是胃肠功能不好,吸收功能差,有的是代谢率过高,不同的原因造成怎么吃也不长肉!

  瘦弱测试

  一个人是胖是瘦不是凭眼睛看就能测算的,可以根据以下公式算出自己是否瘦弱了点:用身高的厘米数减去100后乘以0.9,得出的答案就是本人标准体重。如个人身高180厘米,标准体重就是(180-100×0.9=72公斤,低于或高于标准体重10%都属于正常现象。如果你的实际体重低于标准体重10%以上,就要考虑自己是否偏瘦了。

  特别提醒

  一般情况下,体重过轻与遗传因素有关系,同时,一些情绪容易亢奋的人,由于内分泌的影响就可以加速热量的消耗。有些人容易紧张,结果可能是漏掉一餐或者食欲不振,一次损失上千卡热量自然不在话下,这样肯定不会胖。

  寻找病因

  俗话说,“水有源、树有根”,人消瘦总有病根。找病因,除病根,瘦子变胖的主要方法。据保健专家分析,消瘦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:

  ·各种慢性病及器质性病变

  例如腹泻、消化性溃疡、结核、肿瘤、贫血寄生虫病等。

  ·遗传和内分泌因素

  在遗传、内分泌等因素影响下,某些家庭成员都比较瘦,但是没有器质性疾患,属于无力型体型。其特点是:身体瘦高,颈细长,垂肩、胸廓扁平,胸骨剑突下角小于90,精力也很充沛,完全能胜任学习或工作,但易患各种慢性病。

  ·精神因素

  由于情绪因素,精神焦虑,生活不规律,过度劳累,睡眠不足,身体消耗多于摄入。

  ·饮食

  饮食不调,缺乏体育锻炼。缺乏营养,尤其是缺乏蛋白质成分。

  瘦人如何练壮

  据冬林健康城的几位教练介绍,瘦人在进行健美锻炼时,首先要弄清自己属于哪种消瘦。因为消瘦有单纯性消瘦和继发性消瘦之分。单纯性消瘦没有明确的内分泌疾病,继发性消瘦是由神经系统或内分泌系统的器质性病变引起的。如属继发性消瘦,则请病愈后再进行健美锻炼。若属单纯性消瘦,那么进行健美锻炼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:

  合理安排运动量

  运动量的安排是科学锻炼的重要环节之一。实践证明,消瘦者应以中等运动量(每分钟心率在130160次之间)的有氧锻炼为宜,器械重量以中等负荷(最大肌力的50%80%)为佳。时间安排可每周练3(隔天1),每次11个半小时。每次练810个动作,每个动作做34组。做法是快收缩、稍停顿、慢伸展。连续做一组动作时间为60秒左右,组间间歇2060,每种动作间歇12分钟。一般情况下,每组应能连续完成815,如果每组次数达不到8,可适当减轻重量;以最后两次必须用全力才能完成的动作,对肌肉组织刺激较深,“超量恢复明显,锻炼效果极佳。

  注意安全

  健美锻炼的器材都有一定的重量,不仅锻炼前后要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,而且要注意检查器材安装得是否牢固,以防不测。锻炼时要注意重量是否适度,切勿做力不能及的练习。使用杠铃等重器械时,要有人保护。最好是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锻炼,以便互相鼓励,互相帮助,互相保护。

  打好基础

  消瘦者在初练阶段(23个月)最好能进健美培训班学习锻炼,以便正确、系统地掌握动作技术,全面提高身体素质。特别要注意肌肉力量和耐力的锻炼,逐步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,打下良好的基础。

  要有重点和针对性

  消瘦者经过23个月锻炼后,体力会明显增强,精力也会比以前充沛。这时,应重点锻炼大肌肉群,如胸大肌、三角肌、肱二头肌、肱三头肌、背阔肌、臀大肌和股四头肌等,运动量要随时调整。另外,同一个部位的肌群可采用不同的动作、不同的器械进行锻炼,并且要使所练肌群单独收缩。随着肌肉力量的啬和动作协调性的提高,锻炼的效果会越来越显著。一般情况下,练习动作一个半月到两个月变换一次。此外,锻炼时精神(意念)要集中于所练部位,切忌谈笑、听音乐等。所练部位肌肉的酸、胀、饱、热感越强,锻炼效果越佳。这样,再坚持半年到一年,体型就会发生显著的变化。

  少练其它项目

  消瘦者进行健美锻炼时,最好少参加其它运动项目的锻炼,特别是耐力性项目的运动,如长跑、踢足球、打篮球等。因为这些运动消耗能量较多,不利于肌肉的增长,而且会越练越瘦。此外,平时不要做耗费精力太多的其它活动。

  合理的膳食

  只有摄入的能量大于消耗的能量,人才能变胖。因此,消瘦者的膳食调配一定要合理、多样,不可偏食。平时除食用富含动物性蛋白质的肉、蛋、禽类外,还要适当多吃一些豆制品及赤豆、百合、蔬菜、瓜果等。只要饮食营养全面,利于消化吸收,再加上适当的健美锻炼,就能在较短时间内变得丰腴起来。

  坚定信心持之以恒

  消瘦者要使体型由瘦变壮、丰腴健美,不是一两天、一两个月的事,一时热”,一口吃个胖子的练法不行,因锻炼方法不对、效果不明显而丧失信心也不行,只有坚定胜利的信心做好吃苦的准备,以高昂的情绪积极进行科学的、有计划的、坚持不懈的锻炼,才能获得最后成功